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记者昨日从“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中获悉,合肥高新区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下好创新“先手棋”,走活高质量发展“一盘棋”,连续六年稳居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前十,2019年更是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位居第六位。该区将以“新基建”为契机,持续布局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升级,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搭建新平台,强化创新发展牵引力
走进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无人驾驶摆渡车、糖尿病早期无创检测仪、“全省一张网”公车平台……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自成立以来,我们围绕‘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构建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生态体系,形成科研、产业化和资本运作‘三轮驱动’,迸发出强大的发展动能。”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累计培育企业131家,为企业引入社会资本超过10亿元;21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5个。
“我们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从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到产业技术研究院,到新型研发机构,到高端企业研发平台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合肥高新区负责人说。
该区全力推动由大科学装置集群、量子信息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构建基础核心科学平台;由离子医学中心、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点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产业应用创新平台;由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市场化开放平台组成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推动高强度原始创新和应用创新。
该区大力实施“名校名所名企”战略,出台了《合肥高新区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工作方案》,推动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新型创新组织。累计建设各类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100多个,转化各类成果800余项。
“我们还开展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助推计划’,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仅2019年该区就定向支持83家企业、178项技术、181个产品,调集优质资源,推进协同攻关。国内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子治疗样机、中国第一颗5G毫米波滤波器、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等一批科技成果成功研制、问世。
发展新产业,构建创新发展增长极
5月10日,位于合肥高新区的本源量子公司作为安徽省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时代”板块知名品牌之一,在云上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安徽馆亮相。
“作为全国首家量子计算初创公司,该公司已自主研发出20余种量子计算软件、硬件产品,申请各项专利200余项,全部产品的技术指标均为国内领先水平。”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动优势产业裂变升级、开展新经济精准招商。近年来,合肥高新区落实省、市加快“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决策部署,培育了一大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
“我们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网络安全等五大领跑产业,众多优势产业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阳光电源逆变器、华米科技的可穿戴设备,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国际化企业;科大讯飞、国盾量子分别成为全球语音产业和量子通讯产业的领跑者;以“中国声谷”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2019年营收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23%。
针对新经济产业链不足和薄弱环节,该区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2019年,该区签约新经济项目超400个、协议总投资超700亿元。中科寒武纪合肥研产中心、中科曙光安徽总部基地、海康威视合肥科技园、四维图新第二总部、上海移远全球研发中心等一大批高质量新经济项目落户。
发力“新基建”,投资额超350亿元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华云数据,是一家云计算独角兽企业。该公司坚持自主研发,获得了500多项知识产权,推出安超OS等一系列管理平台等产品。
说起“新基建”,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合肥高新区华云信创云数据中心建设,为安徽省党政机关和教育、金融、电信等行业提供安全可信的国产化云服务,加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适配应用、解决方案测试等相关科研工作,加快推动政企上云。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新基建,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功能。作为安徽率先发展新经济的区域,合肥高新区以“新基建”为契机,持续布局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升级。
据了解,合肥高新区目前共有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56个,投资额超350亿元。其中,信息基础设施项目41个,项目总投资216.35亿元,包括合肥先进计算中心、中国电信(安徽)大数据产业园、华云信创云数据中心、中国铁塔安徽总部项目、高性能云计算产业基地项目、天地一体化合肥信息网络中心等项目。
“我们将在现有‘新基建’项目清单基础上,建立‘新基建’项目储备库,并依托合肥高新区企业和项目资源,从‘新基建’产业链上寻找突破口,对项目库不断充实和完善。”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此外该区将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为企业争取减税降费等相关政策,建立新激励机制调动民营企业家积极性,大力吸引社会民营资本参与到“新基建”中来。
报道链接:http://newspaper.hf365.com/hfrb/pc/content/202005/20/content_164520.html
(合肥日报,2020年5月20日,A01-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