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动态 > 全文

以创新驱动发展助力新经济前行

文章来源: 科技部网 / 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6-11-21      浏览次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列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这要求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式、新任务下提出科技创新方面的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以增强发展新动能、培育发展新经济。四川省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为目标,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培育壮大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一、运用科技创新推动新经济的做法与成效
 
        立足创新驱动全局,以四川省富集的科技资源为经济发展重要依托,以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为前提,全面部署确立发展战略,发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协同作用,深入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产学研协同创新、区域创新发展四大工程,着力清障搭台、优化服务、激活资源、集聚要素、强化保障,加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
 
        一是用科技力量引领新经济发展。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系统梳理综合改革内容清单、技术攻关清单、成果转化清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清单、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储备清单和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等九张清单。清单围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等21个产业领域,梳理出我省近期需要突破的356项关键共性技术,100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推进成果转化项目,15个成果转化专项,1103个科技创新平台,争创平台217个,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21个,争创省级创新平台196个等。
 
        瞄准科技前沿,每年组织实施新一代技术科技、节能环保、轨道交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300余项。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织实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5个专项领域、1500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品702个。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5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87.3%,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今年1-9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0%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近3000家,技术创新正在成为驱动我省转型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是用双创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创业四川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方案》等创新创业政策,着力构建形成自上而下的全链条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和制度环境。按照“一个体系、两个要求、四种模式”大力推进孵化器建设。成功构建了“菁蓉小镇”“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环高校成果转化圈”等一批特色集聚区,“十分咖啡”“蓉创茶馆”等一批众创空间在全国形成了品牌效应,郫县、四川大学获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今年1-9月,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数超过50万户,同比增长18%;新增科技型企业1.5万家,同比增长30%。
 
        比如,菁蓉小镇,在成都市郫县,原来是富士康集团的生活配套区,2015年初开始向创业园区转型,主要依托区域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搭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创新创业协同机制,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一年时间,菁蓉小镇已改造完成了55万平方米众创空间、入驻孵化器32家、聚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8个,聚集各类基金22只,入驻创新创业项目1206个,注册公司650家,聚集创客1.1万余人。
 
        三是用改革实践促进经济发展。组织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军民融合发展等专项改革。按照“深化一批、改制一批、新建一批、转化一批”总体思路,积极稳妥推进42家科研院所开展首批改革试点。会同教育厅等部门加快推进30所左右高校开展创新改革,推进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加大对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研成果的激励,研究制定《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16条政策》,在“对外人才引进”和“对内人才激励”两个方面兼顾并重,突出政策叠加效应,形成政策合力,激发科技人员持久的创新动力。
 
        在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中,探索建立军民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实施机制、军民技术双向转化机制和军民科研基础平台建设共享共用机制,建成16家省级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国家唯一军民两用技术交易平台在绵阳科技城投入运行,入驻服务机构近50家,汇集成果近2000项。
 
        四是用科技金融助推经济发展。牵头设立20亿元省级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8家科技支行,推进成都高新区、绵阳市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定期举办科博会、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等常态化科技金融对接活动,推动科技金融紧密结合。
 
        成都市高新区积极探索建设政府控股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梯形融资”服务,形成了“政府资金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截至目前,“盈创动力”已汇聚企业8300余家,累计为34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超过345亿元,为340余家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超过75亿元,助推100余家企业改制上市。目前,“盈创动力”模式已推广到全省。
 
        同时,依托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建立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依托四川大学和西南财大建立四川省科技金融与数理金融实验室和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以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为载体,设立12家市(州)分中心及4个特色工作站,建设全方位、一体化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经济转型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最为关键,全省创新驱动发展中还存在下列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政策存在阻碍。特别是绝大多数担任领导职务科技人员都是技术骨干、拥有大量优秀成果,因受禁止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规定限制,担任领导职务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无法落实。转制类科研院所创办经营的企业,科技人员可以持有创办企业的股份,而院所领导人员确不能持有,严重制约院所领导人员积极性。
 
        二是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还不到位。科技成果权属越清晰,越有利于转化和产业化。虽然目前已将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全面下放给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但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成果完成人的积极参与和后续工作,因此必须更多发挥科技成果完成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而现行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科技人员积极性,不利于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是科技创新改革合力仍需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不再局限于科技领域,而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全面创新改革,更加强调全面系统协调推进,形成改革组合拳。同时,创新创业形式不断变化,更需创造性探索,建立新的体制机制。
 
        三、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全面改革试验区建设力度的支持。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力求通过“三年试验突破”,完成好中央确定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每年向全国推广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建议国家加强对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特别是支持四川开展军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军转民”“民参军”先行先试,在四川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支持和推进中央在川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就地转移转化优秀科技成果,促进四川地方经济建设。支持四川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将职务科技成果权属量化奖励给成果完成人或团队,激励科技人员积极主动推进成果顺利转化,并获得相应权属带来的收益,激发科技人员持久的创新动力。
 
        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大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绕当前发展和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布局了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创新型园区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这些实验室、园区、基地已成为的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集聚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议国家各部委继续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抓手,利用各地创新优势资源和优势科研力量,大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各地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在核技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尤其是轨道交通方面,具有从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从装备制造到运营管理完整的轨道交通产业链。多年来,实验室加快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我省轨道交通高端技术装备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希望国家各部委能够在四川布局一批这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是进一步加大地方推进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导力度。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国家的主要立足点。四川省成都市就是全国首批创新型城市,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今年4月,科技部印发了《建设创新型省份工作指引》,指导各地创新发展和创新型省份试点建设。希望国家各部委高举建设创新型国家旗帜,加强对各地创新发展的引导,统筹推进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东中西不同区域的一批省份率先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